着力提高质量,普及有质量的高中教育
通过这些年的努力,高中阶段教育取得了巨大进展,尤其是在规模发展方面。2015年我国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7%,已超过了基本普及(毛入学率85%)的标准,也超过了国际上中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与全面普及90%毛入学率仅相差3%。
从全国整体来看,规模数量的提升已不是重点,提高质量显得更加突出。但现阶段我国高中阶段教育仍存在诸多影响质量水平提升的阻碍。
其一,高中阶段教育普职分流的制度设计有待完善。全力发展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只是作为兜底和补充,普职教育结构失衡,影响了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其二,办学理念及定位存在偏差。普通高中仍沉迷在为高等学校提供预备教育,还在走精英教育的办学路子,突出遴选功能,忽视了育人功能。中等职业教育的职业特色不明显,自觉不自觉地还是想走升学的路子,整体质量不高,社会认可度偏低,吸引力不足。
其三,办学和人才培养模式趋同。普通高中普遍围绕高考进行应试教育,过分追逐分数,学生苦学、教师苦教,难以发现和培养学生特长、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从而难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也难以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素养。
其四,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率提升很快,但相应保障机制没跟上,经费投入不到位,部分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存在欠缺。此外,多数学校师资紧缺,教师层层拔高使用,素质参差不齐。
要推进高中阶段教育普及,必须逐步破解这些问题,以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作为出发点,重新构建高中阶段人才培养定位,科学普职分流;积极探索多样化办学,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强化育人功能、淡化选拔功能,着力发现和培养学生的潜能和全面素质;建立完善保障机制,落实办学经费投入和师资配备,提供基本的办学条件,提高高中阶段教育的质量。
着力调整结构,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
高中阶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但实践中这项政策的落实却大打折扣。
目前,全国中等职业学学校数和在校生数分别只占到高中阶段教育的45.63%、41.29%,并且近年来占比呈逐年下降趋势,超过一大半的省份低于45%。很显然,在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跛腿。
造成这样的局面,既有资源配置不合理,办学条件较差,培养质量不高,吸引力不够等内部原因的影响,又有社会歧视鄙视职业教育,社会认同度偏低,就业政策、用人导向、工资制度偏颇等外部环境的影响。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初中后普职分流的力度比我们大,如瑞士初中毕业生中的75%选择职业学校或学徒工作、半工半读,20%的读普通高中。芬兰70%的初中毕业生选择职业学校,29.9%的上普通高中,欧盟国家平均52.7%的初中毕业生选择职业学校。
为此,需要深刻反思高中阶段教育普职之间存在鸿沟与差距的真正症结,准确把脉,精准施治。推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应更加明确中等职业教育在高中阶段教育中的摆位,坚持职普大体相当不动摇,旗帜鲜明地将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点,从招生政策、经费投入、学校布局、就业升学等方面统筹考虑,加大支持力度,采取倾斜政策。
着力补齐短板,攻坚欠发达地区的普及
从全国整体来看,高中阶段教育实现了基本普及,但由于发展阶段和区域不平衡,一些欠发达的地区,如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的普及率还比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