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电子的电荷量
一个电子所带负电荷量e=1.6021892×10-19库仑。(1.6021892乘以10的负19次方)也就是说1库仑相当于6.24146×1018个电子所带的电荷总量。含义任何
-
沸石为什么能防止暴沸
因为加热时烧杯中的液体会向上冲,从而造成了一个个冒出来的“喷泉”,剧烈时甚至会溅出伤人,而沸石能够有效的阻止液体的向上冲,使加热时液体能够保持平稳。防
-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化学方程式为:2H2+O2=点燃=2H2O(化合反应)。常温常压下,氢气是一种极易燃烧,无色透明、无臭无味的气体。氢气常温常压下,氢气是一种极易燃烧,
-
分子由什么组成
分子是由原子组成(构成)的,单质分子由相同元素的原子组成(构成),化合物分子由不同元素的原子组成(构成)。分子的组成在化学学科中。我们一般说分子是由什
-
胶体液体有哪些
常用的胶体液体有:烟,云,雾(气溶胶)。医学上常用的胶体溶液有:右旋糖酐,常用的溶液分两种:①中分子右旋糖酐;②低分子右旋糖酐,等。胶体溶液胶体溶液是指一
-
质量守恒定律六个不变
质量守恒定律六个不变:宏观:1.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2.元素的种类不变;3.元素质量不变。微观:4.原子的种类不变;5.原子的数目不变;6.原子的质量不变。变化规
-
燃烧是一种发热发光的什么反应
燃烧是一种发热发光的化学反应,其反应过程极其复杂,游离基的链锁反应是燃烧反应的实质,光和热是燃烧过程中发生的物理现象。燃烧的基本信息燃烧的定义可燃物与
-
元电荷e等于多少
基本电荷e=1.602176565(35)×10^-19库仑,(通常取e=1.6×10^-19C)。是一个电子或一个质子所带的电荷量。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都是e的整数倍。静电现象
-
焓变的计算公式
焓的定义式:(焓没有实际的物理意义,但是它有操作意义。)是这样的:H=U+pV(焓=流动内能+推动功)ΔH(焓变)表示的是系统发生一个过程的焓的增量。公式为:ΔH=ΔU+Δ(
-
水的运动粘度
水的粘度约为2.98×10-3Pa·s。一般情况下,气体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液体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超临界水的粘度约为2.98×10-3Pa·s,这使得超临界水成为
-
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区别
核电荷数指的是原子核带有的正电荷数,从定义上看,核电荷数=质子数是一定成立的;但是核外电子数,顾名思义就是核外电子的数目。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但
-
质子守恒快速写法
快速书写质子守恒的方法:第一步:定基准物(能得失氢离子的物质)(若为溶液则包括水)利用电离和水解得到得质子产物和失质子产物。第二步:看基准物、得质子产物和
-
物质由什么组成
物质是由分子、离子、原子构成。分子是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而形成的;离子是原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形成的。所以归根结底,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的组成物质是由
-
蒸馏水是什么能喝吗
蒸馏水是指经过蒸馏、冷凝操作的水,蒸二次的叫重蒸水,三次的叫三蒸水,是低耗氧量的水。不能够直接食用。不能够直接食用原因(1)蒸馏水要想得到纯净水,必须
-
乙醇沸点及主要危害
乙醇沸点是78摄氏度,乙醇(ethanol),有机化合物,分子式C2H6O,结构简式CH3CH2OH或C2H5OH,俗称酒精,是最常见的一元醇。乙醇乙醇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
-
氧化物的定义及分类
氧化物,是负价氧和另外一个化学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例如氧化铁或氧化铝,通常经由氧化反应产生。氧化物在地球的地壳极度普遍,而在宇宙的固体中也是如此。氧
-
化学元素周期表知识点总结
化学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原子序数从小至大排序的化学元素列表。列表大体呈长方形,某些元素周期中留有空格,使特性相近的元素归在同一族中,如卤素、碱金属元素、稀
-
地壳中含量前四位元素
地壳中含量前四位元素:氧、硅、铝、铁。地壳含量,是指一种元素在地球表面的地壳中的含量,通常使用百分数表示。地壳含量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占约百分之
-
光导纤维是硅还是二氧化硅
光导纤维是二氧化硅,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称,但光通信系统中常常将(光纤)又简化为Fiber,因为生产它的技术可以让它细如发丝。光导纤维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称,但
-
人体中元素含量排名
人体化学元素含量排名从高至低:氧、碳、氢、氮、钙、磷、硫、钾、钠、氯、镁、铁、铜、碘、锰等。元素含量根据含量多少,习惯上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