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密★启用前
四川省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高职教育单独招生
文化考试(普高类)
注意事项:
1.文化素质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语文、数学、英语各100分)。 2.文化素质考试包括语文、数学、英语三个部分。
3.考生必须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作答,答在试卷、草稿纸上无效。
4.涂写部分必须使用2B 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
参考答案以及单招培训事宜请联系袁老师18000501990(微信同号)。
语 文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
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下列词语字形书写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包扎(zā) B. 摒弃(bin) C.埋怨(mán) D.信笺(jiān) |
随声附和(hè) 戛然而止(jiá) 剑拔弩张(lǔ) 莘莘学子(shēn) |
金榜提名 破釜沉舟 和衷共济 一筹莫展 |
三国时期,曹操曾试图沟通江淮水系,结果却偃旗息鼓。新中国成立以来,当代水 利人为引江济淮工程夙兴夜寐。如今,这一工程的江淮沟通段成功开通试运行,江水一 路北上,奔腾入淮浩如烟海。长江、淮河“牵手”的梦想得以实现,无怪乎江淮大地今 春格外地生机盎然!
A. 偃旗息鼓 B.夙兴夜寐
C. 浩如烟海 D. 生机盎然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天府大道北延线共计63公里,其中,军新路至新都德阳交界处之间是新建路段, 其余路段都是进行改造既有路段而成。
B.新一代信息技术已成为产业变革的核心引擎,新技术带来的产业迭代浪潮全面 来袭,谁先抓住机遇谁就能“换道超车”。
C. 春节临近,宜宾高县可久镇龙口村的宜人渔业生态养殖基地,肥美鲜嫩的鲈鱼 迎来“起鱼”时节鱼跃人欢的丰收景象。
D. 列车设计要考虑特殊性,例如铁路局会通过不同地区冻雨发生的特点来设计列 车,以确保当地列车出行的安全与便捷。
二、文言文阅读:本题5分。在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选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第4小题。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壁,天下所共传宝 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壁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 乃敢上壁。”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壁,从径道亡,归壁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 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壁归,间至 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壁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 赵,赵岂敢留壁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 计议之。”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佯为予赵城 佯为:假装,装作。
B. 舍相如广成传 舍:施舍,施与。
C.间至赵矣 间:名词作状语,从小路。
D. 与群臣孰计议之 孰:通“熟”,仔细。
三 、翻译与默写:本大题共2小题,第5小题6分,第6小题4分,共10分。 5.请把第二大题文言文选段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壁,从径道亡,归壁于赵。 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故木受绳则直, 。(荀子《劝学》)
(2)西当太白有鸟道, 。(李白《蜀道难》)
四 、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9题。
城市的可读性 王本道
① 一座城市是可以阅读的,就像阅读一部书一样。有的城市引人入胜,可读性强; 有的城市则芜杂冗长、粗俗浮躁,不忍卒读。
②一座城市在发展中形成其历史文化的“母体”。不同时期源于文化母体的标志性 建筑一脉相承,就形成了这座城市的独特韵味。如法国的芒萨屋顶、德国带斜线的方格 墙、意大利的半圆拱卷窗和外廓,都蕴含着大量源于文化母体的信息,这恰是一座城市 中最耐人寻味最值得品读之处。如果一个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原有的“母体”建筑群全 部拆毁,或仅留下几栋充当标本,这座城市就可能显得芜杂粗俗,可读性差。因此,阅 读北京,离不开它的城墙、胡同或四合院;阅读上海,里弄是不可或缺的。遗憾的是, 目前我国诸多原来各具特色的古城,被统一到“国际大都市”的形象中去了,不同城市 的总体形象大体相同或相似。具体到每栋建筑,往往各行其是,东一栋西一栋的高楼大 厦争奇斗艳,一栋比一栋高,谁都想成为标志性建筑,结果谁都成不了标志。
③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外某些新的建筑形式和风格为我所用也未尝不可,但这些借 鉴不应该损害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否则,城市的可读性就会大大降低。一座城市要具 有可读性,就要根据自身的历史文化特色,保护好原有的城市形象,妥善处理好建筑布 局中个体与群体、新与旧以及现代与传统的关系。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丰富母体 的形象和内蕴,才能在传承与发展的有机衔接中增强可读性。
④我生活的这座城市,仅有二十多年的发展史,前些年听说这里要建博物馆。这座 城市还没有自己的“语言体系”和文脉,博物馆即使建成也难以凝聚起这座城市的灵魂。 我由此想起了广西北海市的南珠宫博物馆,它加深了我们阅读那座城市时对其整体文化 的理解。后来,原计划修建的博物馆停建了,代之而起的是一座别致的美术馆,开馆至
今已经吸引了国内诸多艺术家和各界群众。这使我在阅读我的城市时,看到了一个断的 闪光点。每当我在美术馆中看到那么多普通人对艺术和生活发表自己的见解时,就感到 这座新兴城市有了自己的灵魂,有了流动在街头巷尾、五光十色的霓虹灯背后的温暖, 它使每一个居住在这座城市里的人感到精神充实、生活幸福,有了归宿感。我想,无论 阅读老城还是新城,这些流淌在城市中的温暖和幸福,都值得图点勾画和深情批注。
(有副改) 7.请根据第②段,分析“谁都想成为标志性建筑,结果谁都成不了标志”的原因。
8.请结合全文内容梳理本文的写作思路。
9.文中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其作用。
五 、写作:本题40分。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提示和要求作文。
亲爱的同学,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等职业教育,也为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欢迎你报考并祝愿你考上心仪的院校!
假如录取你的院校9月初举行新生开学典礼,推举你作为新生代表上台发言,请你 据此情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①切合情境,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少于500字;③不要套 作,不得抄袭;④不得泄露个人信息;⑤用规范汉字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