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机械技工学校基本简介<招生教育招生网>编辑整理发布!
四川省机械技工学校是1964年由省政府批准成立的行业技工学校,目前在校生1640人,在职职工92人,现隶属于四川省经济委员会。学校现有领导4人,设有行政办公室、党委办公室、人事科、保卫科、教务科、学生科、总务科、财务科、开发科、校办机械厂等中层机构。学校建有教学楼、图书馆、礼堂、食堂、学生宿舍、教职工宿舍、实习工厂、澡堂等各类建筑共21041.65平方米,有小型足球场、篮球场等运动场所共6946平方米。学校实习工厂有车床、铣床、磨床、刨床、钻床等各类机械加工设备43台,有钳台72座。 学校设有机械、数控、金相、材料、热处理、物理、电工、电子等实验室,有数控机床9台、电工操作台33张,电子实验台48座。 学校还建有语音室、形体室、计算机房、有各型计算机250余台,除课堂教学实习外,业务时间供学生练习。学校图书馆有各类藏书4万册,每年订阅报纸96份,刊物80份,满足了学生课余生活的需要。学校固定资产原值900万元。
学校建校以来采用多层次办学,与四川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联办五年制高职,招生590人;中专部分分别开设过数控技术应用、机械制造、电子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计算机财会、市场营销、企业管理、饭店服务与管理等专业。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价值规律。目前常设有机数控、机电、电子、旅游、计算机财会与商贸、计算机应用等专业。学校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严格,确保了较高的教学质量。
我校1994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技工学校;1998年经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复评为合格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2002年12月,学校被成都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评为成都市职业技术教育招生优秀单位;2003年12月被成都市教育局、成都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成都市经济委员会评为成都市职业教育先进集体;2004年6月我校被四川省经济委员会直属机关委员会评为2002至2003年度先进基层党组织;2004年1月被四川省职业技能开发协会评为先进集体单位;2004年10月被四川省职业技能开发学会评为学会活动先进集体。
几年来,我校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大力推行教学改革,包括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手段等,改革成效显著。2002年,我校开始试行“学分制”,科学合理设置专业课程,建立了一套新的教学管理体制,以学生为本位,以能力为核心,重点突出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培养,增强了专业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实践性。同时积极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根据专业的岗位需求,结合学生实际,自主开发教材及实验实训讲义,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2004年,我校2名教师代表学校参加第一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四川选拔赛,其中1名教师荣获全省第4名并代表我省参加了全国决赛,荣获数控车床操作员教师组优秀奖,并取得了技师职业资格。
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为我校的重点建设的专业,自1998年开始招生以来,每年培训的学生呈快速增长趋势,现我校数控专业在校学生(含高中起点中专二年制班)保持在1000人以上,学校专门建立了“四川省机械实习工厂”,供学生进行实作训练。实习工厂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车间面积1200平方米,建有数控实习车间、机械加工车间、CAD/CAM室、机械原理室、电子电工实验室、钳工实习室、多媒体教室、机械制图室等,拥有数控铣床3台、数控车床5台、数控线切割机1台、普通车床34台、普通铣床1台、摇臂钻床1台、平面磨床1台、台式钻床6台,现正计划添置加工中心1台。建有 CAD\CAM实训室2个,配有AUTOCAD、MasterCAM、Pro/E、CAXA、上海宇龙数控仿真软件等应用软件和数控模拟仿真软件,可以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以及数控机床模拟仿真加工等,各实验实训场所可以同时容纳300余名学生训练,同时还分别与中国二重集团、赫比精密模具(成都)公司、宁江机床厂、成都机车车辆厂等企业合作,建立了校外实习场所。
我校始终坚持职业教育是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办学方向,以企业需求为依据,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宗旨,根据企业用人需求,调整专业方向,确定培养目标。在办学形式上,多层次、多形式,不但有面向初中毕业生的全日制学历教育,还有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转岗培训,以及面向企业在职职工的岗位培训;有与四川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开办的五年制大专班;有与中国二重集团定向培养的数控铣镗班、热处理班和铸造班;还有与赫比精密模具(成都)公司、宁江机床集团等单位“订单式”培养模式,学校根据企业提出的培养目标,针对企业实际需要培养毕业生,由校企双方共同来制订教学计划和实习计划。在毕业生学完规定的课程后,最后一学年双方在师资、教学资源上进行共享,学生全方位接触企业的数控产品,进行实际操作。这样有助于学生在企业工作后,上手快,能立即走上工作岗位,能立即适应工作环境。我校多层次、多形式办学,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岗位培训并举,不断拓宽办学门路,增强办学活力和办学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