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流的职业教育,就没有一流的技工。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而没有一流的产品,就没有一流的企业。
近年来,寿光经济快速发展,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县域经济发展中,都成为佼佼者。这和寿光主动把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到增强经济后续竞争力的高度不无关联。
寿光处于国家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叠加位置,为"蓝黄"两区建设培养大量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成为寿光职业教育的新使命。
在创新职教办学模式,加强服务产业的目标下,寿光形成了以潍坊科技学院和寿光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为主,南北呼应、中高职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格局。目前全市中高职在校生3万余人,每年有9000名毕业生走上就业岗位。
□ 见习记者 张蓓 本报记者 戴玉亮 本报通讯员 王朋 李茂军
偌大的校园、崭新的校舍、75个高标准实训室、先进的实验设备……9月1日,是寿光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搬入新校区后,开门迎新的第一天。眼前的一切,让3500多名原校区的老生,以及900多名秋季入学新生满怀欣喜。
今年的秋季开学,对寿光的中职教育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
2011年1月,针对寿光市中等职业学校办学力量分散、规模质量亟需提高的现实,寿光将原有5处中职学校合并为寿光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2011年4月,总投资6.2亿元,占地1000亩,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可容纳在校生1.5万人的寿光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在滨海(羊口)经济开发区开工建设。目前,已有3所学校完成搬迁,明年8月,剩下的两所学校搬迁后,将全部完成整合。
6对"工"字形教训楼,让学生们可以在这边的教学楼听完课后,马上到对边的实训楼做实训。"上课和实训是一体的,学东西更快了。"纪台镇的梁冰和孟德芳今年中考后,在父母的陪同下选报了该校的"三二连读"会计专业。
原寿光市职业中心学校工贸校区的"老生"刘凯感慨,自己终于可以每天都能洗澡了。"以前一层楼只有一个卫生间,现在每个房间都有独立卫生间和太阳能热水器。"在老校区待了一年半的他,对新校区深有感触,操场上的塑胶跑道和以前的泥地操场形成鲜明对比,教室里的电子白板更让他期待快点开课。
"我们刚刚招标采购了一批设备,这是用中央和地方的380万元专项资金采购的。"从教12年的机械数控教学部主任王效安异常兴奋。整合前,他是原寿光市技工学校的一名高级技师,由于上实训课用的材料耗材大、价格高,最近几年数控专业已无法保障学生的正常学习。如今,借着整合的"东风",数控专业得以重获新生。
寿光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已被列为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获得中央专项资金1190万元。"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用2至3年的时间,把学校建成全国一流的中职学校。"职教中心副校长王旭生介绍,学校目前既有普通中职班、技校班、"3+2"及五年一贯制高职班,也有"3+4"本科分段培养班。学校将每年为社会输送学历教育毕业生4000人,开展社会培训2万人次。
北有职教中心,南有潍坊科技学院。
提起寿光教育,不得不说一所寿光自己的大学——潍坊科技学院。这所占地2000亩、建筑面积87万平方米,含11个院系、全日制在校生2万多人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今已成了寿光的新名片。
"每年都有大量外地教育界人士来学校参观,一说是寿光自己办的大学,大家都很吃惊。"潍坊科技学院副院长张子泉介绍说。2001年,寿光6校合一,组建了高职院校——潍坊科技职业学院,2008年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开创了县级政府办本科高校的先河。近10年来,学校先后向社会输送了4万余名高层次技术型、应用型人才。目前,学校既有本科、专科,也有五年制高职和部分中职,职业教育类型相对健全。学校借此为不同需求的学生搭建起了考研、升本、升专等不同需要、不同方向、不同层次的成长立交桥。
专业设置,紧跟产业
目前,寿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过500家,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达到85家。随着企业发展质量的不断提高,原有的粗加工模式逐渐被精细化的模式所取代,仅凭力气干活的职工已越来越难以适应企业需求。与此同时,全国大形势下的"学生就业难,企业招工难"的状况,也同样困扰着寿光。
针对这种情况,寿光职教让专业"跟着产业走",让专业"围着市场转"。学校主动与企业对接,定期了解企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具体多大规模,有计划地调整教学内容,在中、高职职业教育中,形成了符合人才需求变化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寿光以蔬菜种植业、化工业、先进制造业等为主导产业,潍坊科技学院根据发展需求,相继成立贾思勰农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等11个院系,并设立蔬菜园艺这一特色专业,先后引进17名农学博士,年培养蔬菜专业学生200多人。
2011年,寿北成立了寿光滨海(羊口)经济开发区,如今,落户开发区的职教中心,也成为寿北开发和蓝黄两区建设的驱动力。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8月26日、27日,职教中心海洋化工部主任李振娥带领老师,来到位于寿光渤海工业园内的山东鲁清化工有限公司调研,了解到该公司现急需一批化学工艺专业的高级技能操作工,学校与企业达成共识,调研组形成报告,将化学工艺专业作为学校的重点发展专业。
据王旭生介绍,学校整合后,已组织专业部建设项目组的老师,分别对寿光的新建特大型项目,以及主导产业中的51家企业进行了走访调查。对未能实地走访调研的企业,学校发放调查问卷,共发放300份,已收回192份。
经过对用人数量、岗位工种、男女用工比、合作方式等一一咨询、统计后,寿光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根据市场调研结果充分论证,将原来5校的共27个专业整合为22个专业。按照前瞻性、引领性原则,根据羊口周边的华能风电、上海车配龙寿光国际汽车广场、临港物流园等新建或在建项目的需求,增设港口机械运行与维护、船舶制造与维修、火电厂热力设备运行与检修、汽车维修与美容等专业,为项目建成后运行储备人才。
校企对接,双赢格局
经过多年发展,寿光已初步形成了汽车制造、石油装备、精细化工、造纸包装、食品加工、生物制药等八大主导产业。预计到"十二五"末,寿光产业工人的需求将达到18万人左右。
针对这种情况,潍坊科技学院和寿光职教中心采取顶岗实习、订单培养、共建"厂中校"、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及就业基地等多种校企合作形式,先后与海尔集团、海信集团、歌尔声学、海化集团、潍柴动力、联盟集团等40多家大中型企业签订联合办学协议,每年定向培养学生千余人。既降低了企业培训成本,为企业培养了一大批"招来即用"的专业技术人才,同时又提高了学生的技能和就业率。
老师成为企业的项目负责人,这并不多见。而在寿光,不少企业的项目负责人,由学校老师直接担任。默锐公司卤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处理等3个项目的负责人,均由潍坊科技学院化工与环境学院的3名博士担任。寿光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与泰汽集团合作成立了育丰人力资源开发公司,集专业教学、实习、技能培养、就业指导为一体,建成了与企业生产现场对接的校内实训基地和生产基地。
依托建筑工程学院成立了建筑安装公司、学府房地产开发公司,依托贾思勰农学院成立了种业有限公司……潍坊科技学院结合学科专业,建立了18家学科性公司,其中建筑安装公司已成长为国家一级企业,2012年完成工程结算收入3.2亿元。
与此同时,寿光职业教育还针对当地产业发展,积极探索产学研用结合之路。
致知楼,是寿光职教中心现代农艺系的教学楼。该教学楼,一层是组培、园艺等十多个实训室,整个二层是企业家办公室,再往上是学生教室。"现在已经对接了3名专家,其中一名是山东大学的教授,我们正计划成立一个有关盐生植物的产学研一体化研究机构。"寿光职教中心校企合作中心主任韩炳章介绍说,"这里,两年前脚下就是晒盐的地方。盐生植物研究机构,旨在通过研究适用的植物,将原来的改造盐碱地,变为利用盐碱地。"
潍坊科技学院与中国农业大学、日本筑波大学等联合成立"寿光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立项省部级涉农科研课题10余项;蔬菜园艺特色专业,自主培育的"鲁硕红"蔷薇推广到江苏、辽宁等地;与山东省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共同建立"寿光蔬菜育种与示范工作站",研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种子11种,其中寿研1号厚皮甜瓜、中寿12号和中寿14号尖椒以及抗黄化曲叶病毒西红柿等已得到大范围推广。
寿光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研发的"夏玉米—草菇立体种植技术"在上口镇进行推广,为农民增收200多万元;研制的新型农药"普鲁钠"已经大面积使用;"地下卤水在河蟹人工育苗中的应用研究"解决了海水污染严重、病害多、育苗成活率低的问题,已推广到山东、河北、辽宁、湖北等沿海沿湖地区,每年为渔民增收近亿元;和鼎力农业科技技术有限公司搞海水种植开发利用,海水芹菜等三四种产品已推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