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乘学校总结:这两周是中国高考发榜的日子,著名学者许纪霖教授一条关于高考的微博成了火热的话题。
那天,许教授说:“据我在法国留学 的博士生透露,今天是法国‘高考’(BAC)的第一天,考试内容为‘哲学’,总共4个小时,就一特定题目撰写论文。我现在才知道,为什么法国有这么多的哲学家,而中国只能盛产应试者了。”
其博文附了法国今年高考文、理科的哲学作文题,加上网友补充的经济社会科考题。每位考生可在3个题目中任选一题。让许教授生发感慨的试题如下——
文科考生试题:
题目1:人们通过劳动获得什么?
题目2:所有信仰都与理性相悖么?
题目3:解释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的一个节选段落。
理科考生试题:
题目1:我们是否有寻求真理的义务?
题目2:没有国家我们是否会更自由?
题目3:解释卢梭《爱弥尔》的一个节选段落。
经济社会科考生试题:
题目1:是否可能存在天生的欲望?
题目2:工作,是否仅仅为了有用?
题目3:解释乔治。贝克莱《消极服从论》的一个节选段落。
许教授后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了这样一段话,我非常同意:“这些题目出得真好,比如‘我们是否有寻求真理的义务’,寻求真理是古希腊的传统,而法国今天也被后现代思潮冲击,这个题目可能是在古希腊传统与后现代交锋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若在中国,这可能是哲学专业博士生考试的题目。‘没有国家我们是否会更自由?’、‘所有信仰都与理性相悖吗?’这些都是很有深度的题目,简单明确,但后面的知识面很广,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不过,虽然我也认为“这些题目出得真好”,但我并不赞同许教授接下来的判断:“这给我们的高考命题以很大启发”,以至于“我现在才知道,为什么法国有这么多的哲学家,而中国只能盛产应试者了”。法国的这种命题方式,可给我们中国启发、借鉴的东西不多。而且,我非常确定的是,引进这种命题方式,丝毫也冲击不到中国的“应试教育”。
“应试”不“应试”,其实跟“考什么”、“怎么考”无关。只要用“应试”的心态来“应对”,你无论考什么题目都白搭。
可能许教授以往对于高考新闻关注较少,所以看了他在法国留学的博士生传过来的考题感到非常新鲜。其实,最近七八年来,几乎每年到这个季节,中国媒体都会小小地“炒作”一番法国高考作文的题目。我想,如果他们这种命题方式真有助于遏制甚至消除“应试教育”,咱们肯定早就引进过来啦。
7年前,中国媒体就已经有题为《法国高考考什么》的专文,详尽介绍法国的作文命题套路以及应对策略。按照该文介绍的办法,对付这种貌似高难的考试,简直就是“小菜一碟”!
该文作者说,法国的出版社每年也出《高考试题解析》。其哲学参考书分析作文题时,先从基本概念入手,把近些年所有作文题涉及的基本概念理一遍。结果发现,考得到的基本概念,总共也就几十个而已,如真理、意识、欲望、死亡、工作、艺术、非理性、感觉、宗教、权力、国家、暴力、正义、自由、幸福等,不难一网打尽。接下来,要分析题目里面是否暗藏陷阱。比如“激情可以成为借口吗”, 参考书告诉你,使用 “借口”这个词,就暗含着一个判断,即激情是个不好的东西,是要对不好的事实负责,云云。
有一道典型的法国高考作文试题:“他人在场能帮我们避免孤独吗?”如果考生根本不在意考试成绩对于“个人前途”的影响,完全凭借自己中学的知识积累硬碰硬地临场发挥,这当然是极好的题目。但如果你像中国的万千学子那样,非常在乎这一成绩,下定决心要进一所好大学,那么你就必须像《高考试题解析》之类教辅书指导的那样,八股一股不少地照做:先解释人为什么会感到孤独,然后论证孤独之不可能避免,也不应该避免,但是“他人在场”对于人生意义重大,结论是:有意义的“他人在场”,如爱情和友谊,不能帮助我们避免孤独,但是能够帮助我们在孤独中度过丰富的人生。——这题难吗?
事实上,在中国的中学教师看来,法国的这种作文题目,也很容易猜到。就拿许纪霖教授非常欣赏的3个题目——“我们是否有寻求真理的义务?”,“没有国家我们是否会更自由?”和“所有信仰都与理性相悖吗?”——来说,事先“押中”应该说都不怎么费事吧?中国高考最近这些年之所以很少再考“命题作文”,而改以“材料作文”为主,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命题老师在和授课老师的“押题”、“反押题”博弈中,已经彻底认栽了。